半岛官网(1)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异军突起。根据最新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资料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游客3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同比增长15.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569万人次。国内居民出境9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其中因私出境9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9.3%。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于旅游产业都愈发重视,旅游业所肩负的功能和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已发生了彻底转变,从原来的接待外宾赚取外汇转为现在的拉动内需创造和谐社会;从原来的经济单体变为现在的支柱产业,无不证明旅游业目前地位的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得到了良好发展机遇,从诞生到现在一步一步良性的发展着。
(2)从目前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实例来看,通常的程序是:总体规划———具体设计———实施施工。这中间间隔的不连续性就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环境破坏后其原有的自然属性就不在具有吸引力,这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致命的。美国的约翰西蒙兹曾总结表述,景观规划设计要始终贯穿于实际开发建设,包括场地的选址、场地规划、场地设计等,这样才能发挥景观规划设计最大的作用,取得最佳效益。而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正是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将会伴随社会发展的需求,走向未来。
在我国,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是伴随着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发展时间和历程略显稍短。综合分析,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伊始至今,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
2.1第一阶段:萌芽状态,杂乱的初级阶段(1978~1990)我国旅游开发的伊始,旅游规划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还是以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作为其基础,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也基本处于萌芽的初级阶段。之后,有少数旅游规划设计者,从自身不同的专业领域角度出发,自发地进行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但整体上缺乏系统体系和行业标准,常常掺杂在其它的内容中。总体来说,此时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是处于一个没有体系标准,多学科自发进行的初级阶段。
2.2第二阶段:发展融合,整合的进阶阶段(1990~2000)规划从业者和相关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将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结合,在旅游规划中重点突出景观设计,或作为重要章节,或形成独立系统,尝试性的开始编制独立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同时,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在旅游业发展领域内融合力度不断加大,景观设计师也成为旅游规划人员队伍中重要的组成机体。此时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在不断地融合中升华、创新,为之后更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2.3第三阶段:关注提高,提升的成熟阶段(2000~至今)在这个阶段,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成为大量旅游景区或旅游产品解决增添项目内容,提升品质等级等方面的主要手段之一。此时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强调旅游景观要素是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吸引力的重要组成,一度将旅游景观直接作为核心进行产品的打造开发。
景观规划设计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会对景观规划设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注入设计师独特的设计思想的。下面我们从一个实际的项目――内蒙古兴和县景观大道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分析一下该项目的的设计思想。
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及民俗特色。内蒙古兴和县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在规划设计时景观规划区域要融入鲜明人文特质和地域文化特点的立意。所以围绕这一思想在设计时,创作含有民族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活动空间,如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雕塑、小品等,这既表明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又表现了传统文明中自由博雅的主题(见图一)。各个功能区丰富天然材质的大胆组合运用,平立面的综合统一形成三维的空间布局主题,同时又体现了现代感浓郁的新城市空间气息。
图一 局部效果图 同时植物配置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设计元素。因此在设计时,尽量以本地植物为主,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植物群落组织及形成以代表植物为主的各种观赏分区,利用季相和色相的变化,利用特殊植物的独特生活习性,反映出植物所形成的“春花秋实、夏荫冬韵”的自然主题。
从设计的总体布局来看,景观大道两侧主要为商住用地和机办公用地,最东边一处为景观规划用地。商住用地以及机关办公用地楼座布置在景观大道两侧,楼座类型主要有多层、高层以及商铺,该地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还增加设计了很多绿化休闲娱乐区,让在该处居住、工作的人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留出符合人类活动的一些健身、娱乐、休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利用各种园林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建景观。同时在景观与建筑的协调上,通过高大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和地势的高低变化,软化建筑的硬线条,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并成为景观在园的重要背景,借助建筑的独有色调也进一步丰富了环境空间内的色彩,在总体的设计上通过建立于统一基调上与各景区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环境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构成的空间系列,让各个区域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一个人间乐园(见图二)。
景观大道景观规划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故事,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自然融为一体,这是该项目方案设计时的总体设计思想。
我认为城市景观规划应该是城市文脉和城市记忆的延续,它提供了一个让人们在慢慢的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的机会,它对加强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感受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延续城市中地区特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兴和县的景观大道的景观规划在设计时把兴和县的文脉和传统的民俗民风融入到设计当中,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一味的延续不等于发展,只有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才能看到历史的进步,所以把当地的民族特色和现代的时尚元素融合到一起半岛官网,这是本项目在设计时一直坚持的(见图三)。图三 融入传统元素的时尚雕塑效果
当今社会,景观规划越来越被每一个城市所重视,一个城市的景观规划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城市品位,因此很多城市不惜花重金来改造城市原有的形态模式。尽管景观规划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大大小小的城市在规划方面缺乏统一的认识,再加上参差不齐的审美差异,导致良莠不齐的景观规划在中国的大地上随处可见。许多具有丰富人文历史气息的城市被破坏殆尽,导致该城市文脉丧失。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时,怎样将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和现代生活空间的注入两者做到很好的融合,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必须追求的。
但是我认为好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融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再加上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样才能做出真正好的设计。在近几年全国倡导的新农村规划,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出现了“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像新农村”的现状。有很多设计师在完全摒弃了当地的特色,一味的追求现代,以至于导致“村村都像新农村”现象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怎样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我们需要通过毕生来潜心研究的。
1.1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1.2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某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1.3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
1.4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住宅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住宅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1.5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
1.6经济性原则。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沦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受传统园林和前苏、联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以及文化休息公园理沦的影响,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为骨卜的城市绿地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小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小少风景园林师小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是在小断探索、创新并与时俱进的这些实践反过来又丰富完善着现代园林的设计理沦专业人员在社会思潮、学术动向和决策者的好恶夹缝中苦苦地摸索、追逐、捕捉,以求适者生存总体上讲,规划设计主流是好的但是要找到既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专家认同的,又能成为城市传世经典之作的还小多。
3.1园林设计上植物多样性与适应性同时并重。这几年,城市绿化提出了增加绿化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于是许多城市一味求新,盲目引进外来树种。为求好心切引进新品种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忽视了苗木的适应性,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3.2完善园林设计法规。首先是对于《建设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条例》(2000)有关条文的修改,如第二章资质资格的管理等等。
一系列园林设计法规的建立,如注册园林师签字制度、注册园林师条例、设计收费标准、工作量范围标准、后期跟踪服务标准、园林设计标准合同、园林师事务所设立标准等等。
首先是专业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要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3个层次:①面向学科: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的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社会: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的大学本科、硕士人才; 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风景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考虑引入环境艺术、旅游策划的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引入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专业知识。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
现有的规划设计人才有来自城市规划专业院系的;也有艺术院系的;有建筑院系的,还有农林院系,来自不同院系的人才都各有各的特长,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不足,由此,根据目前的专业状况,应该有一个合作互补的专业团队。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住宅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从开发销售到购买者或使用者的选择,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关注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关注住宅区外部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逐渐到追求心理及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增加。在资源和环境体系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城市景观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建设、社会文化交流、人口数量、资源有效利用的协调统一发展,城市规划是建设特色城市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入手,对如何体现出城市的特点做出简要分析,并对城市景观建设含有的因素做了详细的阐述。
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也是管理城市整体美观的依据。目前我国城市比重达到39%,正是加速发展的好机会。为使我国城市沿着有益的道路进行快速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对城市景观规划有足够的重视。
城市景观的含义是对土地作用的有效利用,要对土地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适合建造房屋的土地有哪些,这些土地适合建造何种房子,绿化带建设在什么位置,哪些土地要维持现状。美丽的城市不但要有漂亮的公园、优秀的建筑风格,而且要在相互搭配和细节的完美进行把握。这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包括在设计之内。城市景观设计除了要保证其实用性外,还要符合人们的视觉美观并且达到美学标准。
建筑要在规划师、道路工程师与建筑师工作中相互配合才能实现,让建筑和环境结合为一,使其共同成为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如:上海浦东地区的陆家嘴,有一座称为亚洲第一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其竣工之后所表现的风景美,不仅是1+1=2那么简单,相互结合所体现的美感效果要比各自突出很多。这就是掺杂了一种新的元素,就是南京路定位和空间位置的延伸。
每个城市的特色都代表了其本身的个性,也体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现在多数城市的布局都很相似,建设特点都掩盖在钢筋混凝土之下,使城市黯然失色没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现在,很多政府都很关注城市形象问题,城市的发展建设从平庸走向个性,城市个性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一步。
美国城市建筑学家曾经这样说过:“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在城市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许多城市中的建筑物都体现出当年的兴盛与衰败,但是现在取而代之的事越来越多的商城和饭店,许多城市都失去了自己的痕迹,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城市政府在处理该事件上的态度,他们对旧城进行更新并保护着古建筑。不管是著名的罗马,还是国际化大都市巴黎、纽约,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艺术殿堂和建筑博物馆,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城市的文化,进入这些城市,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过去。所以,城市规划当中要对建设和继承做到合适的处理,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历史文化。如果城市完全失去了历史痕迹,损失和遗憾将是永远的。
因为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各地环境的不同,环境的空间形态也有很大区别,给予每个城市不同的环境空间特点。充分了解当地的山水、树林和古代名胜都是城市规划当中必不可少的任务,根据自然环境空间特点进行开发保护和改造利用,从共性中挖掘个性,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宿迁市,地处苏北平原,充分发挥三净(净水、净土、净空)的环境优势,实施生态宿迁的发展方针,打造出了“西楚雄风、酒都花香,河清湖秀、生态乐园”的形象,十分完美的表现出城市环境特点。
每个城市都要有信心成为建筑工艺的博物馆,每个城市都应该建设出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建筑物。像市政府、学校、博物馆等公众建筑都应该进行工艺品般的设计和建设;街道两旁的建筑物都须具有美丽的造型、协调的色彩。城市中对建筑物风格、形状和颜色的要求要深入到街道,严禁对建筑形态的模仿,给城市建筑物带来文化艺术气息,结合当地特点引入西方文化,努力建设出中西结合、特点显著的现代化大都市。
主要路网和区级路网共同构成了城市路网,它是城市的主要通道。一个建筑物一般都会与几条街道相连。根据道路具有连续性和方向性,并且起始点明确,要将其建设成简单的体系半岛官网。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和空间特点都具有方向性,可以对距离进行简单的判断。
城市中此因素的范围比较广,每个区都应该含有相似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要区别与其它区域。城市中含有居民区、商业区、大学城、郊区等。但是很多时候区与区之间并没有较明显的区别,也没有固定的界限和边缘。区起到的作用是当人们走进某区时可以清楚知道周边都有些什么建筑物,可以进行简单的了解。像城市绿化带、河道两岸、山等都可以成为区边界。
标志可以使人们对城市产生很深刻的印象。大型的标志非常引人注目,像摩天大楼、电视塔等,可以在远处观察到;小型的标志更能吸引人们眼球,像地区钟摆、喷泉等,都会触动人们心灵感官。标志是对城市建设的点缀,使区域进行协调一致。一个具有突出个性的标志,不但可以加强环境美感,更可能成为城市的代言。
中心地带是标志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所在。城市空间中的墙壁、地设、草坪、地貌和路灯等都有美化和连接的功能,对人们中心地带感觉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道路、区、标志和中心地带共同搭建了城市整体结构和景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建设出个性鲜明、异于其它城市的景观,激发出人们对该城市的喜爱和期待之情。
很多城市都有引人入胜的远景景观。周期性在城市出现的景观更是难得,也是城市进行景观建设的中心所在,需要对有关城市景观进行保护,或者选择其它方式,保证这些景观之间的平衡。
轮廓线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比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的轮廓线。轮廓线为城市的美观做出了很多贡献,它是城市远景当中一条靓丽的景观。应该研究每一座为轮廓线增添个性的建筑进行分析,尤其是离市中心较远的塔式建筑等,常常能使城市美得到升华。远景和轮廓线在城市灯光的渲染下,提高了城市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城市当中,根据地区使用不同,存在很多不同功能的中心,大致分为两类:工作娱乐中心和日常生活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紧密相连。
此类中心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商业和企业、文化交流中心等,是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在这里可以对城市个性得到更好的认知。为了使城市中心的景观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要做到如下几方面:① 从市中心可以远眺到的远景有哪些;② 吸引人群关注重要建筑物的方式方法;③ 这些建筑物和自身特征与地点有何种联系;④ 在城市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建筑都有哪些。在对城市经过设计的同时,要对以上几点问题进行一一考虑。
广场有很多种样式,包括多用途的道路、大型露天停车场、街道边缘的建筑群等。建筑物划分的空间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 市民茶余饭后休闲的主要广场,通常情况下与市政部门或者居民建筑物相互结合;② 有娱乐设施的建筑,比如电影院、饭店门前人们休闲的广场;③ 逛街购物场所,像商业街、购物广场和市场等建筑附近的地区。
每座城市的建设基础和管理理念,都是基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之上的,以此为基本加强城市开发建设;要想让城市快速合理的发展,首先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和预测,了解城市的性质、优势和格局等,在同一的指导和调控下,一步一步地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我司对该项目的定位是“环境高雅、配套齐全、品味高尚的现代生活区”,因此规划设计从各地块自身及环境的特点出发,力求创造出全新的城市居住空间和形象。A01-1、A01-2及A01-3地块方整,面积适中,根据2006年《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规定的建筑退距要求,可布置3排约18层的住宅。考虑地块的特质,在设计中主要沿南北二侧布置建筑,从而为地块的内部留出大面积的庭院绿地,提升了居住品质。在A01-1地块的西侧靠翔安大道除设3栋25~28层的点式高层,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形象。A01-1、A01-2的北侧及A01-3地块的南、北侧设置底层商业,与北区安置房的底商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A02-1、A02-2地块位于洪前路的两侧,面积较小且周边均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对内部居住空间环境的营造。因此,花园洋房式住宅内敛的居住性格成为此处的首选,其丰富的内部环境也平衡了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A03-1地块是本项目唯一一块面积较大的地块,也是最能形成一定规模居住空间的所在,在规划中此地块内部以多层的花园洋房和高层住宅相结合,提供较多种类的住宅套型。多层的花园洋房结合中心绿地景观布置,具有高品质的居住环境,高层住宅环绕四周,在城市道路一侧形成良好的界面。A03-2地块位于“四馆合一”广场的北侧,北侧和东侧均与A03-1地块相邻,从空间形态上可看作是A03-1地块的一部分,以高层住宅为主,周边沿街设置商业用房。由于此地块用地高差较大,西侧和南侧沿街店面为2层。A03-3地块位于“四馆合一”的东侧,面积较小,布置了2栋点式高层住宅。
本项目各地块周边均有城市道路,外部交通便利。设计中除A02-1、A02-2、A03-3地块面积较小只设一个出入口外,为每个地块均考虑了2处以上的出入口,其中将作为一期开发用地的A01-1、A01-2地块的主要出入口设于纵一路,弱化其城市道路的感觉,入口管理用房的相对布置使一期的空间和形象得以整合,同时地块内外空间也形成良好的互动。A02-1和A02-2地块的出入口分别设于纵三路和纵四路。A03-1地块面积较大,设3个出入口。地块内部的道路结合消防和实际使用的需要设置,其中A01-1、A01-2、A01-3、A03-2、A03-3地块内部均设环路。A03-1地块面积较大,内部交通为环路和支路相结合。A02-1、A02-2地块内部以人行道路为主。(本文来自于《福建建材》杂志。《福建建材》杂志简介详见。)
我司对大盘住宅的户型设计一贯的主导思想:在充分体现开发的经济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居住的品质半岛官网。根据基地和本项目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居住习惯提供多种户型可供选择。各户型的设计从居住功能和外部景观出发,注重了“动静分离”和住户私密性的要求,体现了对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的考虑,形成了功能紧凑合理,既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又有良好景观的室内生活空间。根据该项目的地域性和建设背景响应国家90m2小户型的政策,结合市场对户型的需求,对设计公司提出以小户型设计为主导,但户型设计应考虑可分可合的要求,即单套小户型各项功能设计到位,两套小户型又可组合成合理的大户型。同时在销售过程中,我司提供分开独立的户型平面和合并后可使用的户型平面两种平面供购房者选择,从前期销售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户型很受欢迎。大部分购房者同时购买两套小户型,有的为了方便自住,有的方便出租。
公寓建筑立面造型的设计则以现代的方式重新诠释了欧式风格,并在材料和做法上融入了当地的居住传统中自然和温馨的特质。由建筑底部深暖灰色的石材基座、浅暖灰色面砖的中段和上部跃层的横向线条组成的立面构图,既体现了经典欧式造型的精华又不失现代生活的精致和简约。观景电梯、落地飘窗、入户花园、构架和精心设计的空调室外机位更丰富了立面的效果。花园洋房的造型通过木制百叶、玻璃和实墙面的虚实变化,局部单坡、二坡屋面的色彩变化点缀于屋面造型简洁的高层公寓中,丰富了小区的第五立面。
每个住宅项目,应该是景观与主体建筑巧妙融合与互补的整体。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形象,需要借助周围环境的配合以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而景观则为建筑创造了丰富多变的空间环境,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延伸和呼应。经历了去年房地产的低谷时期,消费者购房更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地注重区域、价格、户型,开始对小区景观建设进行比较考量。景观对整个楼盘的观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小区物质外延和精神内涵的窗口,也是业主地位的象征。作为购房者,都希望自己长期居住的小区拥有优美的环境和高档的品位,这也是将来小区景观建设的趋势。
对美地雅登的景观设计,结合之前项目的经验,对设计单位提出了四个设计原则:⑴激发活力原则:由于小区的居住者是不同职业、年龄、文化层次和爱好的各类人群,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组织复合、多样的功能活动内容,以满足各类使用者的活动要求,使庭院成为具有活力的绿色公共空间。⑵师法自然原则:呼应城市人回归自然的情结,创造自然式的地形、道路、绿化、水体等,彼此交融、巧于因借、因地制宜。⑶提高可达性原则:为了达到公共空间的充分使用,使每个居住者都能分享到绿色文化景观并参与到充满活力的各类活动中,因此各庭院的中心活动场地与中心景观区域要保证最大可能的视觉可达性与路径可达性,使各栋楼的出入口都有便捷的路径通达景观中心及活动场地。⑷增强观赏性的原则:合理组织动观、静观,尤其在强调看与被看的庭院景观效果,并根据重要节点组织视线的收与放、近赏与远观、声景与嗅景等观赏效果。
目前美地雅登的景观设计已完成前三个地块,其中A01-1、A01-2已施工完毕,A01-3目前正在施工,下面就先介绍前三个地块的设计要点:A01-1、A01-2、A01-3三个地块形态较为规整,从小区步行主入口处结合商业建筑设计景观水池,成为景观轴线的起点,自东向西以一条水系深入中心景观区,水体的形态由人工规则式向自然曲折式逐步过渡。中心庭院周边结合住宅出入口位置设计了多个进入点,以方便不同楼的居民都能以最便捷的路径进入中心场地。其入口形态各异,以大乔木作为主题。公共开放空间围绕水体两岸,休息区分布在水体边界及开放空间边缘,提供驻足的场所。停车位与开放空间边界布置绿篱、栽植乔木以保证中心景观区的安全,同时成为视觉屏障,减轻周围高层对中心区的压抑感。
成功的景观效果不是留于施工图纸,景观的设计和施工是景观行业中两个不可分离的子项,景观行业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三分种、七分养护”的说法,这就需要开发商和景观设计公司的现场控制力要很强。现场控制的关键有两点:第一,要严格控制景观效果;第二,要根据预算,严格控制成本。第一是控制好的效果,比如种植大树,不是挖个坑把一棵大树种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须按图纸设计要求在现场严格控制大树的胸径、冠幅、树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几级分叉、观赏面朝向、成活情况、有无病虫害等。美地雅登景观施工前期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景观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大因素就因为材料进场无法得到控制而又受交房压力,后来在公司决策层的旨意下,重新整改了部分景观,后期主要景观点的大树由甲方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到外地苗圃当场比较采购,大的苗木得以控制后,景观效果立即改善。
再说成本控制,景观施工的监督和管理不像建筑施工那样规范和成熟,所以如何在现场控制好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施工图纸的不完善、前期招标的甩项漏项,最低价中标原则,都为后期现场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将来的趋势是开发商会在景观上增加一次性投入,而尽量减少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把这一思想融入,施工过程中把每个项目做到位。目前设计单位的施工图纸由于是流水线作业,加上压缩设计周期,图纸质量难以控制,因此招标之前应先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先对图纸进行内审,提前审核设计标准是否符合公司要求,设计是否有错缺漏。招标过程中应对清单的项目和价格合理性进行审核,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单位不擅自变更材料,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
从最近参观的几个楼盘来看,将来房地产景观设计的趋势还是以绿化配置为重点,不仅绿化量增大,而且绿化的品种、层次将会更加多样化、生态化。由于硬质构筑物的材料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变形,并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进行翻修维护,因此硬质构筑物设计量也会逐渐减少。所以在美地雅登后期景观整改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硬景面积,从现场形成的效果来看是正确的。
小区居住区的绿化是提高住宅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要求居住区绿化面积要达到30%以上,人均绿地达到10平方米,在建设小区的过程中,要注意开辟和预留绿化用地;给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清新的生活环境。对小区绿化地规划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协调布局,以人为本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形态多样,位置恰当。对居住区公园的绿化,不宜过大,一般1000平方米左右,位置恰当,服务半径为5000 ~1000平方米;首先保证树木茂盛,绿草茵茵;平面布局一般采用半开敞自然为主,不能过于开敞,用绿篱或者其他栏杆分离,避免行人任意穿越而形成不变的管理。道路绿地在居民住宅区有很大的比重,通向各个角落直到每户人家,可以把小区公园,小游园,宅院连成一体,对小区的通风,调节气候,减少交通噪音和美化环境都有良好的作用。
1.植物选择:常用树种分为观赏树种,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其他常用植被有竹类,藤本植物,地被植物。南方常用乔木有荫木类,行道树,其他乔木;地被植物常用观花类,观叶类,草坪植物;经济树种有枇杷,金橘,冬青,杨梅,柑橘,胡桃等。北方常用乔木有针叶树类,绿荫树类,阔叶树类;灌木有牡丹,东北山梅花,丁香,紫薇,迎春花,玫瑰,梧桐,石榴,腊梅,银柳,金丝桃,海棠;经济树种有枣树,核桃,山楂,樱桃,苹果,柿子,杏等;常用草坪植物有高羊茅,紫羊茅,野牛草,狗牙根草,宽叶苔草等。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到小区绿地的具体条件,选用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木(乡土树木指本地区原有的天然分布树木),选择寿命长,抗逆性强,符合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花草选择忌用有毒,有刺,有异味,易过敏植物,多选用花粉少,病虫害少,无飞絮无污染,能抗污染的植物;树种选择。
2.植物配置:(1)统一中求变化;小区植物的配置,国语统一和一致,必然呆板;过于分散,必然会凌乱。要达到既不呆板既不凌乱,还要多样化和具有统一性,可以在局部植被配置时通过形状,颜色来区分,打破小区中建筑群体的呆板和单调。列如在道路两旁可以用固植和丛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植。(2)乔木灌木搭配得当;在小区中,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相互搭配的比例要适当,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一般为70%,地植被物种为30%左右。(3)生长速度;生长速度要基本统一,植物之间生长速度不能相差过大。(4)主次分明,形状适当;在狭小空间中不宜有过大的树木植物,易引起人的压抑感,而空间比较大的地域应选用较大的树木植物,不然显得小气;广场周围宜用灌木比较低矮的植被,以免遮挡视线)居住小区植物绿化;居住区既不是景区也不是商用场所,它需要一个安静优雅的环境,因此,要从园林的角度去思考和规划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宅旁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结合光照和通风进行配置,靠近住宅不宜种植高大的树木,避免遮挡阳光的照射和通风。(6)道路旁绿化配置;道路两旁因多采用乔木,灌木,因减少灰尘,噪音的污染以及有害气体。主干道两旁可选用落叶乔木,作为行道树;次干道绿化,选择开花或者叶子颜色富有变化的乔木,使道路两旁形成富有变化的景观;小道两旁,可以栽植花卉和草坪。(7)小区出入口的植物配置;出入口的美化至关重要,出入口的外貌是人们对小区的第一印象;所以,出入口的植物配置要美观大方,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同时要有利于交通的流畅。
1.对不同地形的设计 对于平坦地形,设计时要通过用比较大构筑物或者雕塑来进行趣味的增加;对于凸形地貌,在高起来的地方设置建筑物,以便居民从高处向四周观望,要建筑有特色的建筑物;对于凹形地貌,可以设计成下沉广场或者一些观演活动的用地。
2.地形的利用 住宅区原有地形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住宅区的布局会产生极大以及决定性的影响,包括用地的布局,道路的走势与方向,绿地形状以及其他景观的设计。
1.地面铺装分类;高级铺装,用于交用比较大型车辆;简易铺装,常常用于较小的道路,车辆几乎没有;轻型铺装,用于机动车辆小的园路,人行道,广场等地面。
2.材料分类;自然材料,卵石,石块,片石等石质材料。人工材料;混凝土加工出来的各种砖块,板块等。
3.常见的铺装方法;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卵石路面,石材路面,砖砌路面。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剧增,工业集聚发展,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城市面临占用大量土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住宅拥挤,水泥硬化严重、居民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的景观危机。景观规划与设计是解决城市景观危机的重要学科,该学科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而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及管理的学科。以往,该课程教学多注重设计规范、空间布局、构图美学等景观感受层面以及大众行为心理层面的教育,忽视生态设计层面的教育。要在景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通过生态设计,提高城市品味和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景观规划与设计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生态设计思想,以加深学生对相产理论的理解。
尊重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指在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以场所千年来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详细调查分析城市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自然要素,设计源于区域自然要素的分析[1]。如美国景观设计先驱奥姆斯特德借鉴英国自然式园林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注重用乡土树种营造森林景观,并模仿自然界的湖泊和草原,建造自然田园风光,公园内树荫大道及中央林荫广场,平坦开阔,四周有足够的树荫,游人最喜欢停留,坐在这里只闲看过往的行人都是一种乐趣。重视自然和乡土性在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哈普林的作品中也得以体现。比如美国演讲堂广场,哈普林从俄勒冈州瀑布山脉中的瀑布和森林的自然景观中获得灵感,瀑布及跌水部分采用较粗犷的暴露的混凝土饰面,水瀑层层跌落,最终汇成十分壮观的大瀑布倾泻而下,水声轰鸣,树林茂密,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水景,在城市环境中为人们架起了一座通向大自然的桥梁。美国景观师施瓦茨设计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广场,广场上水滴状的鼓丘来自于当地典型的冰丘地形,鼓丘上种植的矮小的短叶松,来自于该州北部森林中一种常见的矮小的先锋乡土树种。俞孔坚团队设计的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在对后滩自然环境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和后工业生态文化”的构思理念,其中以芦苇、荻、香蒲、水葱、梭鱼草等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打破以往的水泥护岸,使滩回归;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小麦、水稻、油菜、向日葵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保留旧工厂的码头遗址,营造水上花园与芦荻观景台,保留旧工业厂房之钢构,演绎为空中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向游人展现工业遗存和后工业的生态文化[2],该设计获得2010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杰出设计奖。
目前,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仅停留在“绿化、美化、彩化” 以及游憩与观赏的功能上,只限于为城市“涂脂抹粉”,而忽视生态服务功能的营造和发挥[3]。
在寒冷地区,景观设计时尽量采用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保证冬季阳光充足、夏季遮挡阳光。在热带地区或热岛效应显著的中心城区,可增大植被面积,扩大水面,利用自然因素创造有利的微气候条件。比如贝聿铭设计的达拉斯联合银行大厦喷泉广场,在设计时考虑当地气候炎热,利用水和树结合设计,让行走于广场中的人们感觉如同穿行于森林沼泽地,清新凉爽。
植物生态系统因为具有巨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不仅对大气颗粒物(尤其是PM10和PM2.5)有很好的捕获作用,而且对工业区排放的SO2、NOx、FH、Cl2等有毒气体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所以在火电厂等工业区周围应该建设较宽林带,在城市道路两侧,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应该选择耐干旱耐瘠薄的树冠高大树种,吸收有毒气体,捕获大气颗粒物。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体的服务功能,比如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引入黄浦江的水位劣Ⅴ类水,经过公园水生植物生态系统过滤后,将混浊的劣Ⅴ类水变成清澈的可供世博园饮用的Ⅲ类水。
近年来,城市雨洪灾害已成为困扰着我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难题。城市雨洪公园的建立为城市雨洪灾害防治提供了市政管网建设不能解决的生态途径,(下转第345页)
比如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沿海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消减风浪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浙江黄岩永宁公园被誉为“漂浮在风浪上的公园”。此外,沿海地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对维持滨海生态系统生产力、消减台风与海啸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生态系统在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比如国内外的垃圾山和垃圾处理厂公园)、土壤的改善和再生及水土保持、提供美感、文化和智慧启迪以及提升人文精神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
目前,景观破碎化和岛屿化是快速城市化和人类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不可避免的产物,对生物多样性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维持动植物生存最小的生境斑块面积和斑块的异质性,在斑块之间构建有利于动植物迁徙和扩散的廊道[4]。因此,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要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找出景观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已破碎化的景观通过公园、道路、居住区、滨水区、广场、小游园等绿地系统的重建连接成更具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保持和维护乡土动植物种群及其生境的多样性,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5],如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和英国的大伦敦绿地规划。另外,植被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基础,在生物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植物群落配置过程中,要根据物种的生态位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被的合理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以及不同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长期稳定共存的具有物种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如纽约中央公园的植物群落配置[6-11]。
[1]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黄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 俞孔坚.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吴师强.运用园林生态学基础理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J].热带林业,1996,24(3):125-131.
[4] 尹海伟,孔繁花,祈摇毅,等.湖南省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J].生态学报,2011,31(10):2863-2874.
[6] 吕鹏.现代园林设计发展趋向研究――“无设计”[J].北方文学:下,2013(3):116-117.
[9] 侯德财.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2):1-2.
[10] 陈金香.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3(2):13-15.
[11] 张慧,王淮梁.论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承载与再现--以池州市香格里拉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45-46.
作者简介 彭舜磊(1974-),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博士,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教学及生态学研究工作。
因从事多年的景观规划设计相关课程教学、科研实践课题,认为景观规划教学应突出生态、文化、环保节能等理念。怎样将这些理念应用于设计、应用于实践,从教学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方法,需要有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近年来,在学院教、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下,逐步发展成熟起来。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教学、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在此以蓬莱海郡一期海岸住宅水环境设计实施为教学案例。
人类永恒的三大主题是居住、生存、发展。人与自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上都是相互依存的,人能否在某个地方定居下来,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我们生活在现代的城市之中,钢筋混凝土建筑成为我们生活的“丛林”,我们在这些称之为建筑的“丛林”中生活。建筑与我们的居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现代住宅区域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提及住宅水环境设计,早在《论语》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半岛官网。水是生命的起源,水体作为一个重要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空气的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空间的舒适感,而水本身的形态、气势、声音等都蕴含着无穷的魅力,都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自由畅想。水环境是生态住宅小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
现代水景设计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国家开始流行以来,滨水景观逐渐成为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并很快也在中国形成一股设计流行浪潮,这股浪潮既影响到深圳、上海、北京等沿海大城市,也影响到内陆陕西、甘肃等省份。因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筑的高度密集、环境的严重污染,城市居民更加渴望能够与纯朴自然、亲切优美的水环境朝夕相处。因此,水景住宅设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海滨城市蓬莱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海、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润适宜,经济比较发达,为水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结合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其海景住宅设计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们应该怎样创造一个平衡、优美、舒适的滨海人居环境,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水景住宅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带给人们无尽的生活情趣,毫无疑问这是源于水自身的特性。
1.流动性:水往低处流,水的这种位移的变化使水处于一种不断循环运动中,充分体现出水的柔美、活泼的特性。而瀑布、海浪、激流、涌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状态则又会带给人们另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
2.可塑性:水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物质形态,古人就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描述,水至柔无形本身没有固定形状,但通过造型却可以塑造出水的多种多样的姿态。
自古以来,人们对水景住宅的喜爱从未改变过,真正的亲水住宅一定是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从而符合人们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傍水而居,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反映了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是人类亲水这一天性的流露。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是水的特点。因此水景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并且也能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段去引导建筑空间,使之产生空灵开阔、心旷神怡的感觉。运用景观设计的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水景观环境内容,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创造。
水景作为重要的视觉对象,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和美感。其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特性,可以被灵活组织成各种点、线、面各种水景样式,通过不同叠合的方式形成三维立体空间,并利用周围的环境与住宅建筑掩映、分割和充实空间,起到点景、对景、背景的作用,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情感。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为此城市水景住宅设计应采用自然化设计,要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造园要求,现代水环境住宅设计要求:水景和植物的搭配――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避免采用几何式的造园绿化方式。在水滨生态住宅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在适合场地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林地,这种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环境、社会美学效益,同时在住宅区的建设上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城市的开发中,水体的规划和治理是城市美化环境的基本保证,保护水体及周边环境是一个滨海城市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要尽量避免因城市建设而对滨水资源造成破坏,滨海水域空间与陆地之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建设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场空间。为此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环境的开发进行严格的规划和引导,保护滨海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和环境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利用都是有着良好的地域优势,它是展现当地特色文化和城市品位的窗口,许多城市的滨水景观本身就是城市的标志和旅游形象,因而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城市海滨规划建设开发就备受关注了。
蓬莱是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有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水军基地“蓬莱水城”,有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八仙渡等名胜。蓬莱被列为部级风景旅游区,并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蓬莱海郡一期海景住宅项目占地面积31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米,地形绵延起伏,北临渤海,南靠龙首山,山上有国家重点文物古迹―黑风台。东有韩非游乐场、蓬莱阁、海洋极地世界、抗倭大将戚继光故里等著名旅游景点都近在咫尺。从整体来看,海郡一号高品质海景住宅区的规划建设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生活便利。它是蓬莱市唯一的纯海景住宅设计,也是国内依托大学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建设开发的滨海旅游度假、休闲生活的栖息地之一。水景住宅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内涵,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把原本的人文景观也一同考虑进去,提高居住区的文化内涵。蓬莱海郡住宅海岸水景观设计,就很好的做到了环境与文化的结合。
该海景住宅项目注重打造住宅区的景观环境,提高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享受,它不仅注重物质性的硬环境,还注重了精神文化性的软环境。景观环境与周边住宅建筑的协调设计,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情感氛围,令居住者有一种放松惬意的归属感。
蓬莱海郡一期海岸住宅设计规划与实施以先进的欧洲设计理念为参考,设计中融合了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的特点,以原有的海岸自然景观为特色,尽量减少人工雕琢为原则,创造了一个以水为媒介的主题海岸住宅区和享受自然、回归质朴的生活环境。基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充分认识和了解,遵循环保绿色开发的规划理念,海郡壹号水景住宅在设计上注重利用海景造景元素,通过不同的水景处理方式既表达了东方人和谐发展的自然观,也体现了西方人理性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规划设计水景住宅时,完全可以把诗的意境运用到实例中。海郡海景住宅设计了一条轻松而令人陶醉如诗如画的景观线,海郡一号所在的蓬莱海滨西路是自然式海景,对面是美丽的渤海万米金沙滩,设计中有效利用了海岸水景资源,构图上反映出典型的欧式布局和建筑装饰风格。海景住宅拾级而上,顺着缓缓而上的台阶,凭栏放眼就可以看到美丽的渤海,使海面景观能够尽收眼底,这也是整个海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焦点和精华所在,这样的山水相依青山绿树,真可谓人间仙境不虚此语。
乡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聚落性。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对于乡镇的建设上还是不够重视,而且农村利用土地的自发性很强,一般都是自主建设,从整体规划来看缺乏统一性,基本没有公共基础设施,很多建筑大多都是自发性、盲目性的、随意性,大部分的村镇并没有没有合理的利用土地,浪费了一些优质土地,从而增加了相关部门在改造修建时的成本。在公路建设上,许多村庄住户都是沿路造房,形成住户与道路不合理的结合,私占公路用地,不仅严重影响了交通,而且破坏了村镇整体的整体规划,毫无优美的景观环境可谈。许多新建农村建设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造成了农村原来的自然风光渐渐消失,没有了乡村的味道。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来调整乡村的不规范的建设,打造农村本土特色是现阶段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乡村建设应以人为本的原则,意在打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乡村景观风貌建设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下,全面考虑人和自然有机结合,利用人的主观感受作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乡村主要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让农民真实感到他们所在环境的舒适,还要让外人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积极打造与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坚定理念。把当地的人文特色和现代景观进行结合,把农民的日常活动融到每个设计细节,建造出温馨绿色宜人又舒适的新农村景观〔2〕。
因为乡村的聚落特点,大多数农村建设面貌大多相同,建设大多是杂乱无章,整体建设不规范。当然了,虽然各个村庄在生活习俗、自然环境等方面都相似,但还是有存在许多小异的,这些看不起眼的细微小异形成了农村的独特的个性。所以,在农村建设与区域整合中突出个性来,突出个性的特点可以树立一个农村的良好形象,还能提升整体乡村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的发展。建筑有自己的特色,一个乡村也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从各角度看都能显现出本村的特色所在。如果村庄规模小,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就少,因而乡村景观就要求“小就精,精就细,细就特”的个性设计。要能够体现当地特色,而不是把各景观要素简单地罗列,应是三维的、立体的、多方面的,利用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的观点进行组织,从而形成一个人和自然有机结合的有自己特色村庄〔3〕。
在农村地域范围内和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是农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并与农村的经济、社会、习俗、审美、文化、精神、密不可分。农村景观的多样性是现代城乡建设主要体现,包含经济景观、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与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和田园生活及农村特有的田园文化。
生态资源和乡村的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是乡村未来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建设应以自然资源良好的乡村环境为主题。其一,乡村景观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用各地区的景观特色来打造出新的景观格局。改善原有的景观地质,或者是营造生态绿色廊道,或是改变原有地质景观的建造方式、形状、大小形成散布与聚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均匀者不均匀、的景观格局。这些景观空间的建造是在原有的气候、地貌、生物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融入了科学的人文思想而形成的,是人类追求自然和谐,进一步的改善对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在乡村风貌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城乡建设。
完善结构,首先要有新的房舍,在节约能源、土地和材料的基础上建造出具有地狱和民族风情的居民住房,在建造新的居民住房是需强化管理半岛官网,统一规划。还有新的,还要配备新的设施,包括:广播、水电、通讯、道路、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
斑块的意义性就是不同于周围的环境、相对均匀物质的非线性的区域。对于新农村而言就是指全部的生活环境,例如:生活公园、球场、房屋、饭馆等等。斑块建设就是指将所有相同的生活放在一个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合理集中的建设,这样是农村的生活规划景观看起来具有条理性,使之更加规范、达到了美观的效果,消除了杂乱无章的现象。
原始传统的农村,每户之间并没有平坦的道路联系,村民们总是要在平坦的道路上前行,这样造成了村民之间的交往的难度,而新走廊建设就是要实现家家户户的相连通的道路联系,即水泥道路家家通,一条主干延伸出许多条支路,而每条支路都能通往每家每户。这样家家户户之间的走动就要比以前简单多了,建设新农村走廊显得新农村更加现代化,同时,也能促进村民之间的和谐程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新农村气象。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是一种利用生态学原理恢复自然生态以及建设人工生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所强调的是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生态建设方法就是完整性―循环―协调―自力更生―共生的生态调控手段设计。生态工程通过对生态系统中五种共生循环再生的合理应用,和系统工程最优化方法相结合,进而设计出多层次的生态工程。
乡村建设应注重本土特色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适当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当然还要遵循开发和保护、整体和局部、领导指示和当地居民意见相结合等原则。可依据本村具体情况,打造树木园林、田野草坪、农业果园等农业景观,建设农田山庄、农舍旅店、田园茶馆等。在开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和自然的有
纵观国内外农村景观规划发展进程,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及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问题在于:一为有部分基层领导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二为景观规划工作专业人才缺乏。三为景观规划的龙头作用在农村没有起到充分作用。四是景观规划编制水平偏低。五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景观规划工作任务重。六为农民的思想偏差,因为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从而没有真正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七为日益变差的农村坏境。
1、加强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据各自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与生活习俗等情况合理规划乡村景观。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使得各地的规划特色鲜明与生态环境良好及保持可持续发展性。
2、培养一大批农村景观规划师, 进一步提高农村景观规划编制水平,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城市景观规划和农村景观规划不同,不能将城市景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 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征,只有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农村景观规划师,做到对农村风貌的有深刻认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才能使农村景观规划得以长久的发展。
新农村景观作为城市和自然景观之间的一种过渡,为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人作用于自然景观后的效果,注重乡村景观本身所具有的东西,尽可能的从本土自然资源中去创建,最终打造出 “天人合一”的美丽乡村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景观设计规划在这个市场环境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是:具备掌握评判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的眼界标准,熟悉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很老的课题,历经百年之久,只是,时至今日,它内容已扩展得越发广泛。从数万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到数公里的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从风 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策划规划、主题公园规划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带规划设计;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 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总之,无论从时空范围,还是从项目内容和性质,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
那么,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到底存在什么区别呢?那就是现代景观具有目标的大众性、项目内容与参与人员的丰富性、规划设计实践的环保性。
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私以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均蕴含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 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
2. 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
3. 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将上述三个层面予以概括提炼,引出了现代景观规划 设计的三大方面: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即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 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 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元素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三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是中 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游憩行为、景观形态、环境生态是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环境艺术、专家学者、部门领导、管 理人员,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于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理解、解释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为此,人人都需要跳出学科、专业、职业、经历的局限,根据中国社会 的需求,以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检验作为立足点,来看待自身也在不断演进的景观规划设计。
多学科专业人员介入、层次明确的系统理性、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素质,这是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上的三元。
景观规划设计的多学科专业性,要求操作中,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人员的同时介入。其次,在众多学科专业同时介入中,必须树立规 划的层次级差观念,哪些方面是重要的?那些方面是次要的?哪些是潜在决定的因素?哪些是间接甚至是引起误导的表象?目的是抓纲带目、纲举目张。结合国情,基于实践,作者坚持以景观与城 市规划师的规划专业素质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实践根基。这种规划的根基,除了时间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其根本的素质在于:一方面要具备条分缕析、辨别纲目的严密的理性思维 与行动;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灵活应变、始终创新、自由浪漫的感性思维与行动。这也正是规划与设计的本质所在,景观规划设计更不例外。
明确观念、分清纲目、不断创新,要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做到这些,还必须借助于理论,借助于结合中国国情的景观观划设计理论。
1.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部入门,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游憩规划设计和以环境为主导的景观资源筹划;
2.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落实着手,研究各类景观活动项目空间与时间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
3. 从景观规划设计诸纲目因素的分析评价突破,分析判定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念,把景观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大效益评价与景观规划设计关联的各个要素挂钩量化,寻求发现满 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规律。
当今中国景观观划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旅游游憩三大专业综合作用于景观规划设。一是艺术,即以视觉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二是物质 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 的。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等等。